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,注定不同尋常。首當其沖是“三位航天英雄凱旋”的新聞,刷爆全網。緊隨其后的熱榜話題,誰也沒想到給了“京東自殺式物流”,情緒瞬間被點燃——“又見京東紅!”
所謂的“自殺式物流”之說,源于一張網傳的聊天記錄截圖,顯示京東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物流車輛,分成14批馳援上海,開啟“自殺式”單向物流配送模式——一批次的快遞小哥送貨至上海后,按防疫要求集中隔離,接著下一批次的快遞小哥頂上,再次配送。
當14批人全部進入,第一批人隔離完成后,解鎖一次循環,周而復始,以此來保障每天都有人接力配送物資。
京東一直在行動4月9日,京東發布了《全力支持上海等地抗疫保供 京東整裝待發 ——致廣大用戶的一封信》表示:從3月底以來,京東第一時間調動集團全部力量,從全國各大品牌商家、果蔬種植基地、1300多個倉庫組織了充足的貨源,同時也調撥了充足的運力,盡最大努力保障物資供應。

4月10日,京東向上海提供超1600萬件米面糧油等民生商品,可保障用戶近1個月日常供應。
根據京東方面的消息顯示,京東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物流車輛,分成14批馳援上海,開啟“自殺式”單向物流配送模式。
4月15 日,京東物流向上海增派 14 批次快遞員,以 14 天人員循環的方式保障物流運轉。15 日晚 8 時許,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文,招募上海保供騎手,分為出門配送騎手以及社區配送騎手,工作內容均圍繞京東訂單配送展開。
為何京東要走這條“自殺式物流”?4月9日,京東CEO徐雷、副總裁王文博接連喊出全力“保供上?!钡目谔?,一時間京東收到大量訂單,確實存在派送一再延遲、積壓嚴重等問題,讓京東的供應鏈體系面臨巨大壓力。
因為疫情管控突然升級,京東在上海和昆山的100多個倉庫大部分被凍結,已經上路的物流也全部被堵在上海高速的入口上。
種種“不可抗力因素”,急得徐雷在朋友圈發文:“供應鏈,最重要的是‘鏈’,一定要保證‘鏈’上各個環節的穩定性和可靠性,這樣才能保證供應的及時性和準確性。”

所以,在這樣的背景下,京東的“自殺式”物流來了。早在兩年前的武漢大決戰中,京東就以“自殺式”單向物流參加武漢保供戰。而此次京東以最大力度支援上海——貢獻出剛建好的上海新倉庫,花了140小時緊急改造成可以擁有2000多張床位的方艙醫院,同時動用大量人力物力,緊急調撥100余臺智能快遞車、50臺配送機器人支援方艙配送。
京東的孤勇,確實帶來了良好的效果。據了解,平時,上海街頭活躍著10萬名快遞員和外賣員,他們組成了城市配送體系的毛細血管。疫情封控期間,這一數量下降到不足1/10。
4月11日開始,上海鼓勵“允許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區的快遞小哥等保供人員返崗”,上海市人社局也發布招募信息,召喚封控在家的快遞小哥、健身教練、餐廳員工等,只要所在樓棟7天內無新冠陽性感染者,帶上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和配送證明文件,向居委申請后就可走出來,跑起來,共同充沛上海市物資保障隊伍。
在一系列措施之后,從網絡上部分上海市民的反饋來看,來自京東的快遞已經陸續收到,延期配送情況有所緩解。
據悉,4月15日,京東在上海完成配送的訂單數量較上一日提升了67%,已達到疫情前日均量的43%,而一周前僅有疫情前日均量的20%。
同時,隨著京東在全國調集的增援力量陸續到位,以及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幫助下,京東運力將進一步得到補充,預計17日將恢復到疫情前的60%、下周將總體達到80%左右;但鑒于上海各街道社區狀態不一,具體地區的履約訂單量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現象,但總體履約量將明顯提升。
所以,如果有人認為這是一場“營銷秀”,那就讓這種“擔當秀”來得更猛烈一些吧。(來源:中國新聞網、中國經濟網)